农业

双穗雀稗

禾本科雀稗属植物

中文名: 拉丁学名:PaspalumdistichumL.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超目: 目:禾本目 亚目: 科:禾本科 亚科:黍亚科 族:黍族、雀稗亚族 亚族: 属:雀稗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双穗雀稗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双穗雀稗 二名法:Paspalumdistichum
双穗雀稗介绍
双穗雀稗,禾本科雀稗属植物。多年生。匍匐茎横走、粗壮,长达1米,向上直立部分高20-40厘米,节生柔毛。叶鞘短于节间,背部具脊,边缘或上部被柔毛;叶舌长2-3毫米,无毛;叶片披针形,长5-15厘米,宽3-7毫米,无毛。总状花序2枚对连,长2-6厘米;穗轴宽1.5-2毫米;小穗倒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尖,疏生微柔毛;第一颖退化或微小;第二颖贴生柔毛,具明显的中脉;第一外稃具3-5脉,通常无毛,顶端尖;第二外稃草质,等长于小穗,黄绿色,顶端尖,被毛。染色体2n=40(Brown,1948),48(Burton,1942),60(Guptaetal.,1974)。花果期5-9月。

基本内容

种名:双穗雀稗

学名:Paspalumpaspaloides(Michx.)Scribn.

别名:红拌根草、过江龙、游草、游水筋

科:禾本科属:雀稗属

生境:生于田边路旁,曾作一优良牧草引种,但在局部地区为造成作物减产的恶性杂草。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产地:中国江苏、台湾、湖北、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

分布: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用途:叶片葱绿而大,茎粗肥嫩、多汁,质他疏松可口,略有甜味。双穗雀稗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其营养成份高。双穗雀稗不但是草食动物如牛、羊、兔、鹅、草鱼、蝙鱼等良好饲草,而且猪、鸡、鸭等也非常喜食。

详细信息

属禾本科多年生杂草。上海多分布在原属水稻栽种地区的湿生地,现虽开发建成居住区或工厂,以及高尔夫球场。但该草仍留在原地,常成单一的群落。生长势很强,很难消除。是叶蝉、飞虱的越冬寄主。

主要以根茎和匍匐茎繁殖,种子也能作远途传播。匍匐茎实心,长可达5—6米,直径2—4毫米,常具30—40节,水肥充足的土壤中可达70-80节,每节有1-3个芽,节节都能生根,每个芽都可以长成新枝,繁殖竞争力极强,蔓延甚速。于4月初匍匐茎芽萌发,6—8月生长最快,并产生大量分枝,花枝高20—60厘米,较粗壮而斜生,节上被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3-15厘米,宽2—6毫米,叶面略粗糙,背面光滑具脊,叶片基部和叶鞘上部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长1.5毫米。总状花序2枚,个别3枚,指状排列于秆顶。小穗椭圆形成两行排列于穗轴的一侧,含2花,其中一花不孕。花果期6一lO月。

形态特征

幼苗,青绿色,直立。胚芽鞘膜质,较短。第l片叶较短宽,第2片叶渐长,叶鞘无毛。成株,具根茎。秆匍匐地面,节上生根,花枝高20~60厘米。叶鞘松弛,压扁,背部有脊。叶片平展,线形,较薄而柔软。花和子实,总状花序长3~6.5厘米,通常2个生于总轴顶端,稀有于其下再生1个而共为3个的。穗轴宽约1.5毫米,边缘稍呈波状而微粗糙。小穗成两行排列于穗轴之一侧,椭圆形,先端急尖。颖果浅褐色,长椭圆形。

病虫防治

常见病害

(1)休眠与萌发种子双穗雀稗虽能大量开花结实,但绝大多数种子不充实,仅有部分较饱满,休眠期长,出苗率低。分枝繁殖双穗雀稗地上地下的茎上均有节,上下节上均可产生芽,发育成新株。以地下茎上的芽越冬,出芽开始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发生深度较浅,湿度高时,发芽深度在1厘米左右;湿度较低时,出芽深度可达2~3厘米。出芽后茎在地表及浅土中匍匐生长,由节生根,分枝繁殖,茎切断后,节上很快生根,再生力极强。(2)营养生长双穗雀稗适应性极强,耐旱、耐湿、耐遮阴,田埂、沟边、旱田、水田都能生长。4~8月为旺盛生长期。(3)开花结实双穗雀稗花期较长,从6月下旬直至10月,但结实较少。分布与危害双穗雀稗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喜湿润,耐干旱,在沟边、田边及低湿旱田均有危害

防治方法

1、黑麦草、早熟禾高羊茅等冷季型草坪成坪出现该草,使用坪安2号—消禾,每660平方米80-100ml,兑水25-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

2、马尼拉、狗牙根草坪出现该草,使用坪安4号-金百秀,每660平方米12-16克,兑水25-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

3、三叶草、马蹄金、葱兰麦冬草坪出现该草,使用坪安14号—大杀禾,每660平方米50-60ml,兑水25-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

分布与危害

双穗雀稗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喜湿润,耐干旱,在沟边、田边及低湿旱田均有危害。近年来,随着稻田轻型、高产技术措施的推广,稻田免耕及干湿的田间管理,一些地区已逐步由田边向稻田田间发展,危害日趋严重。

综合治理策略

农田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

(一)人工防治

1.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精选播种材料,特别注意国内没有或尚末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防止扩散,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用薄膜复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

2.人工除草结合农事活动,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行人工拔除或铲除,或结合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二)机械防治

结合农事活动,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三)化学防除

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

(四)替代控制

利用复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复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等方法进行除草。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