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杨乐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文名:杨乐 出生地:江苏南通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学术代表作:整函数与亚纯函数亏值之间的具体联系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乐介绍
杨乐,1939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苏南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杨乐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1996年创建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并出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获得华罗庚数学奖和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8年12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杨乐出任首任院长。数学家,主要从事复分析研究。1939年11月生于江苏南通。[1]

人物经历

1939年11月10日,杨乐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父亲杨敬渊从小对他的要求是好好读书。

1945年,进入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就读,小学期间老师吴志仪、刘志唐对他的启蒙之路的影响很大。

1950年,初中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初中二年级时,学校开设了代数课和平面几何课两门新课程,这让杨乐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195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数学专业。

1962年,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为数学家熊庆来教授的关门弟子、华罗庚的同门师弟。在熊庆来的指导下,读研的头3个月,杨乐就完成论文《亚纯函数及函数组合的重值》,后发表于《数学学报》。

1964年,他和张广厚开始合作研究全纯与亚纯函数族,用法语写成的学术论文于次年发表在《中国科学》期刊上。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工作完全中断,杨乐已完成博士论文,却未能正常毕业。在此后四五年的时间里,杨乐没有机会再碰数学书本,只能抽象地思考一些数学问题。

1971年,文化禁锢有所松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中科院的工作,并肯定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杨乐才逐渐恢复研究工作,并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文献。

1977年10月,越级晋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79年晋升为研究员。

1978年4月,与张广厚应邀赴瑞士苏黎世参加国际分析会议,并顺访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校,成为“文化大革命”后学者个人出访的首例。

1979年,应邀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与普渡大学访问了一学年,期间,还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等十所院校作学术演讲,参观交流。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1982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同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担任委员会委员。

198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至1994)。

1996年6月,与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共同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并出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经过整合组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乐出任研究院首任院长(至2002年)。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科研综述

杨乐在函数值分布论、幅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一)在亚纯函数与其导数的总亏量方面获得几个精确结果,回答了专家D.Drasin提出的三个问题,首先证明了亏函数的可数性。(二)在函数正规族理论中,研究了不动点、微分多项式的取值与正规性的关系。(三)他与张广厚首次揭示了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亏值数目与Borel向数目间的紧密联系,获得了最佳估计。(四)获得了亚纯函数Borel向的分布规律,对奇异方向在涉及导数与重值时作了深入研究。他还和海曼(W. K. Hayman)合作研究了特沃德(Littlewood)的一个猜想。他获得了亚纯函数在涉及重值时普遍与精确的亏量关系。杨乐在复分析中的研究工作为国内外同行学者广泛引用。

1971年后,杨乐再次与张广厚合作,首次发现函数值分布论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为国际数学界所瞩目,后来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杨—张定理”或“杨—张不等式”。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杨乐又陆续发表了《值分布理论及其新研究》等不少具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多次应邀到许多国家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作学术演讲和交流。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图书奖等。

人才培养

1985年,杨乐与王元在主持数学所的工作时,提出将数学所办成开放型研究所,即在研究工作、学术交流、培养人才等方面实施开放、流动的方针,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

1998年,杨乐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整合改革过程中,凝练了研究方向,在使其更为集中与符合学术发展的潮流。重点支持一批创新力强、年轻优秀的研究人员,加强研究生教育,大幅度减少行政处室作,实行基本工资、岗位津贴与绩效津贴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较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与研究生的待遇,学术与创新文化的气氛大大增强。

杨乐认为数学对人才培养起到一定作用,科研工作是创造性非常强的事情,做研究“法无定法”,没有规定的道路、方法和窍门。做研究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相当严肃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艰苦过程。从拿到博士学位才开始进入研究之门,这以后的6至10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从硕士研究生开始,大概需要十五年的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出有成绩的研究。

人物评价

杨乐是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在函数模分布论、辐角分布论、正规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光明日报》评)

杨乐为新中国数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70年代在函数论领域做出了国际领先、与陈景润的工作一起被美国数学代表团认为是当时中国两项最主要、国际一流的数学成就。(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评)

杨乐曾经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等重要职务,为推动中国数学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数学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对中国数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评)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