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王锡锌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文名:王锡锌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泾县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法学院 学位/学历: 职业: 专业方向: 职务: 学术代表作: 主要成就:
王锡锌介绍
王锡锌,男,1968年生于安徽省泾县,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研究方向是中国宪法和行政法、比较行政法、法律和行政过程分析、行政程序、地方政府治理、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以及互联网和数据治理、中国土地法律制度领域的法律与政策改革。

人物经历

2005年6月获得耶鲁大学“中国—耶鲁高级领导能力项目”证书;

2001年9-12月,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1999年7月成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1999年2月-1999年4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UCLA法学院访问研究;

1998年4月-1999年1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员;

1996年7月成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

1990年7月获得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学士学位;

2001年8月起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1999年7月起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著编

1.《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专家解读与法律适用》(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2011年版

2.《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2008年版

3.《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2008年版

4.《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独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北京,2007年版

5.《行政程序法理念与制度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北京,2007年版

6.《四国行政法》(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

7.《法治政府的建构》(参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

8.《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主编),湖南音像出版社:湖南,2002年版

9.《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与应松年教授等合著,国家九五重点课题

10.《走向法治政府》,法律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课题参与人及撰稿人

11.China'sGovernancePuzzle:EnablingTransparencyandParticipationinaSingle-PartyStat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2017.Feb,Contributor

12.《网络法治蓝皮书2018》,(ChapterContributo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8年版

论文

1.再论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精神,《法商研究》,1995年第2期

2.行政程序立法思路探析,《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

3.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定位,《政法论坛》,1995年第3期

4.行政法性质的反思与概念的重构(与陈端洪合写,第一作者),《中外法学》,1995年第3期

5.市场经济与行政程序法制度──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构建的另一种思考,《法商研究》,1995年第5期

6.行政法理论基础再探讨——与杨解君同志商榷(与沈岿合写,第一作者),《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7.试析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精神,《法商研究》,1996第6期

8.传统行政法控权理念及其现代意义(与沈岿合写,第二作者),《中外法学》,1999年第1期

9.程序正义之基本要求解释:以行政程序为例,《行政法论丛》,2000年第3卷

10.行政程序法与现代法治国家(与罗豪才教授合写,第二作者),《行政法论丛》,2000年第3卷

11.论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3期

12.行政程序理性原则论要,《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13.对正当法律程序需求、学说与革命的一种分析(与傅静合写,第一作者),《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

14.行政过程中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研究,《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15.行政事实行为再认识(与邓淑珠合写,第一作者),《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3卷

16.行政行为无效理论与相对人抵抗权问题探讨,《法学》,2001年第10期

17.正当法律程序与“最低限度的公正”——基于行政程序角度之考察,《法学评论》,2002年第2期

18.自由裁量与行政正义,《中外法学》,2002年第1期

19.WTO与中国行政法制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应松年合写,第二作者),《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20.行政程序立法:一个基于实际的评估,《法学》,2002年第9期

21.专家、大众与知识的运用——行政规则制定过程的一个分析框架(与章永乐合写,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2.规则、合意与治理——行政过程中ADR适用的可能性与妥当性研究,《法商研究》,2008年第5期

23.波兰的违宪审查制度与宪法裁判所,《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第3卷

24.中国的行政程序立法:语境、问题与方案,《中国法学》,2003年第6卷

25.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6.公共决策中的大众、专家与政府,《中外法学》,2006年第4期

27.公共决策中的专家、技术理性及其限度,《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28.对“参与式”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评估,《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29.我国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悖论及其克服——以美国《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为借鉴,《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

30.英美传统行政法“合法性解释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对中国行政法的启示,《法商研究》,2008年第3期

31.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保障,《东方法学》,2008年第4期

32.行政管制的精细化和人性化,《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

33.自由裁量权基准:技术的创新还是误用,《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34.行政程序法理念与制度:发展、现状及评估——兼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正式颁行,《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5.依法行政的合法化逻辑及其现实情境,《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36.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

37.公众参与、专业知识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探寻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一个分析框架,《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6期

38.公众参与和中国法治变革的动力模式,《法学家》,2008年第6期

39.参与失衡与管制俘获的解决:分散利益组织化,《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40.行政法上的正当期待保护原则述论,《东方法学》,2009年第1期

41.当代行政的“民主赤字”及其克服,《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42.行政决策正当性要素的个案解读——以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为个案的分析,《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43.行政正当性需求的回归——中国新行政法概念的提出、逻辑与制度框架,《清华法学》,2009年第2期

44.政府信息公开语境中的“国家秘密”探讨,《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3期

45.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的四个模型——兼论中国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模式的选择,《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第十卷第2辑

46.如果强拆一如既往,中国“新”在何处,《人民论坛》,2010年第S1期

47.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从管理主义模式到参与式治理模式(与章永乐合写,第一作者),《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

48.拆迁变法:变迁、变法与社会参与,《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9期

49.规章清理“运动化”背后,《人民论坛》,2010年第19期

50.依法行政是行政合法化的充分条件吗,《法学杂志》,2011年第S1期

51.房屋征收中强制搬迁的制度与实践问题,《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2.行政法治的逻辑及其当代命题,《法学论坛》,2011年第2期

53.信息公开的制度实践及其外部环境——以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环境为视角的观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54.参与式治理与根本政治制度的生活化——“一体多元”与国家微观民主的建设,《法学杂志》,2012年第6期

55.以信息公开作为治理改革的最佳支点,《中国法律评论》,2015年第2期

56.地方治理的“在地化”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

57.基础性权力与国家“纵向治理结构”的优化(与胡萧力合写,第二作者),《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3期

58.在纠结中前行的网约车改革,《人民论坛》,2016年第21期

59.日本公私合作模式研究——以PFI立法过程为中心的考察(与郑雅方合写,第一作者),《行政法论丛》,2017年第20卷

60.滥用知情权的逻辑及展开,《法学研究》,2017年第6期

61.时空变幻,坚守前行,《中外法学》,2018年第1期

62.网络交易监管的管辖权配置研究,《东方法学》,2018年第1期

63.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十年:迈向治理导向的公开,《中国行政管理》,2018第5期

64.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应坚持三原则,《中国党政领导干部论坛》,2018年第3期

65.论个人信息保护中的人格保护与经济激励机制(与蔡培如合写,第二作者),《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1期

66.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开的障碍及克服,《法学》,2020年第3期

67.大家谈:新时代检察基础理论的重点问题(与吴宏耀等合写),《中国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68.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义务及展开,《中国法学》,2021年第1期

69.论失信约束制度的法治约束(与黄智杰合写,第一作者),《中国法律评论》,2021年第1期

荣誉表彰

关于公众参与的研究著作获得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奖”(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科学领域最高奖)2011年

中国法学会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0年

第一届“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0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09年

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年度责任公民”殊荣2009年

社会任职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

北大—耶鲁法律与政策改革联合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世界银行法律与治理项目咨询专家(2015年—2016年);

教育部法律顾问;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法律顾问;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咨询专家;;

北京市人民政府复议委员会专家委员;

上海市人民政府复议委员会专家委员;

广州市人民政府立法专家顾问;

昆明市委法律顾问。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