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刘放吾

远征军仁安羌大捷指挥人

本名:刘放吾 别名:原名刘继枢 字: 号: 所处时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籍贯:湖南桂阳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98年4月17日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科毕业 政党:中共党员
刘放吾介绍
刘放吾(1899年—1994年),原名刘继枢,别号不羁,湖南桂阳人。桂阳兰嘉联合中学,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兵科毕业。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第三期、驻印度兰姆伽战术学校战术班第二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台湾圆山军官训练团第八期、台湾陆军参谋指挥大学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教导师特务连排长,国民政府警卫军特务三连连长,第五军及财政部税警总团步兵四团连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税警总团干校军士队少校队长,税警总团第二团第二营营长,新编第三十八师一一三团上校团长、上校师副。参加两次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英缅抗战,曾率部解救英军7000人。1994年6月29日病逝洛杉机。在去世两年前,台湾当局为其补发一枚迟到整50年的荣誉---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指挥仁安羌大捷功绩)。[1]

人物生平

简介

刘放吾,原名刘继枢,号不羁(1899-1994年),湖南桂阳仁义镇下元村双岭人。1948年10月于长春投诚,后逃往台湾。曾以买煤球为生,戏称“将军煤球”。1954年1月定居洛杉机。1959年,刘放吾以少将军衔退役,个人仅获一纸奖章执照——陆军新编第三十八师一一三团上校团长刘放吾因缅甸战役著有功绩令依海陆空军奖励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给予海陆空军甲种一等奖章。

由于一个“冒牌将军”林彦章,刘放吾名字湮没历史。1993年,仁安羌战役50周年,许多媒体再度提起当年的英雄事迹,而刘放吾那一年已经93岁高龄,英雄终被发现,台湾“国防部”终于决定专门为他开模打造一枚迟来的奖章。事隔50年,刘放吾的遗憾才算稍获弥补。1994年病逝于美国,享年95岁。

简历

1926年6月30日于湖南省桂阳蓝嘉联合中学毕业。

1926年9月1日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1929年5月30日毕业。

1929年9月任军校教导队学生队排长。

1930年6月1日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教导师特务连排长。12月1日任警卫军特务营3连连长。

1931年12月1日任5军特务营3连连长。

1932年2月参加了“一二八”上海抗战。

1932年11月1日任税警总团4团5连连长,后升任营长。

1933年9月入庐山军官训练团3期学习,同年10月毕业。

1937年10月1日任税警总团干部教导队军士队少校队长。

1939年3月1日任税警总团2团2营营长。

1941年12月1日任新编38师113团上校团长。

1942年8月至9月入印度蓝姆伽战训班学习。

1943年6月1日任新编38师上校师附。

1946年4月20日任新编1军干部教导队上校大队长。

1946年6月1日任东北保安司令部第12支队少将副司令。

1947年9月20日该部改编为骑兵2旅,任少将副旅长。

1947年12月25日任新编7军高参。

1948年5月初因母病请准长假,同年12月,奉电来台任陆军训练司令部高参。

1949年5月5日任中央军校第4军训班军官大队少将大队长。

1949年10月1日任学生总队少将总队长。

1950年9月1日任军校干训总队少将总队长。

1951年秋任第80军干训班上校副主任。

1952年1月兼任陆军补充兵干部集训班主任。

1952年9月任第80军干训班少将副主任,11月初去兼职。

1954年1月退役,定居洛杉机。

1994年6月29日病逝洛杉机。

轶事典故

将军煤球

“刘放吾到台湾后,曾经任教,因薪水甚少,生活困顿。为了生计,刘放吾求助做煤球生意的旧部,即参加仁安羌战役的第一营营长杨振汉。杨振汉于是教他买煤灰,怎样做煤球。刘放吾于是在屏东开了一家煤球店,买煤球者戏称他为“将军煤球”。

名字湮没历史

刘放吾老友袁子琳疑惑:我看过七八本关于仁安羌战役的书籍,书中皆未提刘团长,那么113团抗倭时,指挥员团长在哪里?就在刘放吾基本淡出人们视野时,1963年8月,一个“冒牌将军”林彦章出现了。林在接受《中华日报》访谈时说他是在仁安羌战役中解救出英军炮兵团长菲士廷的恩人,因战功卓著,被宋子文授予少将军衔。

1963年10月10日,林彦章因谎言及骗财之举,被香港警方批捕。林的被捕引发人们开始寻找仁安羌战役中的英雄团长。

英雄终被发现

几经周折,1977年《征信新闻报》记者终于找到刘放吾。该报将其访谈内容公之于众。

时隔20余年,不善言辞的刘放吾对仁安羌一役的忆述简单扼要:“打得过瘾”。当他面对记者赞美其“骁勇善战”、“赫赫战功”时,言语淡然:不过尽了军人本分,不能列为战果、解救英军只是尽到军人职责而已。

刘放吾夫妇移居美国。刘放吾的赴美行李中,有史莱姆将军的手令、缴获的写有“武运长久”的日军军旗及十几本日记。

奖章迟到了50年

1992年,刘伟民赴台请有关部门追赠奖章。台当局有关部门专为刘放吾开模(模具)打造奖章,这枚迟到50年的奖章最终了却了刘放吾深埋心底的一桩憾事。

致谢

1992年,仁安羌大捷50周年。当年4月,撒切尔夫人访美。4月11日,在芝加哥卡尔登酒店大堂,撒切尔夫人拜访了坐在轮椅上的刘放吾。

据刘放吾之子刘伟民描述,撒切尔夫人握着刘放吾的手,并代表英国政府对刘放吾表示感谢与敬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彼得•威尔逊、美国洛杉矶议会议长迪恩•巴纳、美国总统布什分别致函刘放吾。

病逝于美国

1994年6月29日,刘放吾逝世,享寿95岁。刘放吾生前自我评价:吾作战不畏艰险,自信能刻苦耐劳,负责守纪,无不良嗜好,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待人以诚,服务以勤,能驾驭各种车辆……今后之志在军旅。

手稿交与儿子

刘伟民问父亲仁安羌战役决胜之因,刘放吾分析:新38师多为湘兵,招募的兵多是邻里乡亲,彼此就像兄弟或父子,感情上互相扶持照顾,打起仗来也是同心同德。当时练兵采取曾国藩治湘军方式,因此秉承了湘军的忠义勇精神,作战不怕死。另外装备好,当时每排都有一挺轻机关枪及迫击炮。再就是训练,按照《陆军步兵操典》规定,每人每天跑五千公尺;射击时,每发必中,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实弹射击,几乎所有官兵的命中率都在七成以上。

刘放吾在对儿子打开尘封数十年的仁安羌画卷的同时,还将他的十几本日记及讲述仁安羌战役的手稿,如《仁安羌痛歼日寇记——最光荣的一团》一并交给儿子。

日记记录战事

日记中也记录着有关仁安羌战役的描述。如1953年11月9日日记,刘放吾在火车上与杨振汉追忆仁安羌战役后的撤退时表示,以当时危险情形言,确较关公过五关为险。

日记中,刘放吾还引用陈陶诗《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引用该诗背景便是1942年5月22日发出电报时的悲壮心境“刘团今夜渡江,不成功便成仁”。

后代著书纪念

刘放吾的后代定居在美国,次子刘伟民特著书《刘放吾将军与缅甸仁安羌大捷》以纪念刘放吾,并将缅甸仁安羌大捷的战史内幕公布于众。刘伟民在回忆录中写到:“1942年4月20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缔造仁安羌大捷。这是清朝中叶以来,中国在境外第一次挫败日本军队的辉煌战役,而当年领导远征军新38师113团,以一团兵力浴血奋战、立功异域的刘放吾团长,就是我的父亲”。

史料索引

一些当事人在写回忆录时,因事过境迁难免会有记忆上的错误;有些史学工作者照抄他人书上的错误记载往往也会产生以讹传讹的情况。前贵阳《中央日报》战地记者、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戴广德先生认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在他的《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书中把第113团团长写成孙继光是错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中国远征军第113团团长确系刘放吾,而不是孙继光,更不是“冒牌将军”林彦章。1994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1995年以来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200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等书中,都记载有中国远征军第113团团长刘放吾在缅甸仁安羌战役中的战绩。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