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超文本

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中文名:超文本 外文名:Hypertext 别名:
超文本介绍
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结到其他位置或者文档的连结,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连结所指向的位置。超文本的格式有很多,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及富文本格式 (Rich Text Format,RTF)。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上的链结都属于超文本。[1]

概述

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结到其他位置或者文档的连结,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连结所指向的位置。超文本的格式有很多,目前最常使用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及富文本格式 (Rich Text Format,RTF)。我们日常浏览的网页上的链结都属于超文本。

此外超文本也是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应用者可以自己随行所欲地阅读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而传统文本都是线性的,阅读者必须按照制作者预先制作的顺序一段接一段或一页接一页有顺序的阅读。从本质上讲,超文本更符合人的个性化,符合了人的思维总是喜欢由此及彼地扩展性联想的习惯。在制作超文本时,制作者将制作材料根据其特有的联系划分出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关系的线性单元,然后把这些划分的单元链接成网络结构。超文本技术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或动态显示线性文本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就是在文档内部和文档之间建立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给了文本以非线性的组织。 

概念来源

人们普遍认为超文本的概念源于范尼瓦•布什(Vannevar Bush,1890年-1974年)。他在20世纪30年代即提出了一种叫做memex(memroy extender,存储扩充器)的设想,预言了文本的一种非线性结构,1939年写成文章“As We May Think”,于1945年在“大西洋月刊”发表。该篇文章呼唤在有思维的人和所有的知识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由于条件所限,布什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变成现实,但是他的思想在此后的50多年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纳乐逊对“超文本”的解释是:“非相续性著述(non—sequential writing),即分叉的、允许读者作出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大量的书写材料或图像材料,以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以至于不能方便地呈现在纸上。它可能包含其内容或相互关系的概要或地图,也可能包含自已经审阅过它的学者所加的评注、补充或脚注。”(1)另据牛津英语词典1993年版对“超文本”的解释是:“一种并不形成单一系列、可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特别是那些以让这些材料(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读者可以在特定点中断对一个文件的阅读以便参考相关内容的方式相互连接的文本与图像。”

从以上的解释可以看出,超文本是计算机出现后的产物,它以计算机所储存的大量数据为基础,使得原先的线性文本变成可以通向四面八方的非线性文本,读者可以在任何一个关节点上停下来,进入另一重文本,然后再点击、进入又一重文本,理论上,这个过程是无穷无尽的。从而,原先的单一的文本变成了无限延伸、扩展的超级文本、立体文本。

基本特征

超文本的基本特征就是可以超链接文档;你可以指向其他位置,该位置可以在当前的文档中、局域网中的其他文档,也可以在因特网上的任何位置的文档中。这些文档组成了一个杂乱的信息网。目标文档通常与其来源有某些关联,并且丰富了来源;来源中的链接元素则将这种关系传递给浏览者。

软件开发

软件的开发者名叫内尔森(Ted-Nelson),1960年,软件立项之时,内尔森的想法是构建一种新文档,用户同时可以看到所有引述内容的原始出处文档,这种引用关系也将通过视觉要素呈献给读者。

Xanadu项目和互联网WEB十分类似,内尔森甚至创造了一个新词汇“超文本”(Hypertext),描述文档之间的链接关系。根据内尔森的设想,Xunadu文档的链接将不会因为文档变化而变化,每一处引用的原文都可以看到,另外还将有完善的文字版权系统和商业授权系统,从而保证非授权、无摩擦的内容引用。

内尔森发明超文本概念之后,其Xanadu项目,有可能取代今天互联网的WEB。然而受到资金等原因限制,这一项目多次中断。据报道,1972年,内尔森和合作伙伴在一台租来的电脑上,用如今已经过时的一种编程语言,开发Xanadu软件,然而在尚未开发出可以呈现给投资人的DEMO之前,内尔森资金告急,被迫交还了租来的电脑,他手里空有代码,没有编程设备。

1995年,美国《连线》杂志,曾经大篇幅报道了Xanadu项目曲折的开发道路。而软件最终问世,又过了近十年时间。

2014年4月份,在美国Chapman大学的一个活动上,OpenXanadu最终对外发布。

与普通文本比较

超文本(Hypertext)与传统的文本有较大的区别。

普通的书刊和计算机上普通文档中的文本都属于线性结构,人们在阅读它们时通常是按顺序读下去的。超文本则不同,它是一种非线性结构,在制作超文本时可将其素材按其内部的联系划分成不同层次的信息单元,然后通过创作工具或超文本制作语言将其组织成一个文件。在这种超文本文件中,某些文字、符号或图形起着“超链接(Hyperlink)”的作用,为了区别于一般的文字,它们通常采用下划线、高亮度或特殊颜色显示。当鼠标指针移至其上,光标形状改变;当左键单击该超链接时,就会跳转到被链接的对象。

超文本是由一些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和表达这些信息单元之间关系的超级链接所构成的。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