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其他地理大区的情况不同,关东三省的居民对“东关东”这一概念的认同感大于对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认同感,即首先认同“关东人”的身份,其次才是对省籍的认同。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与该地区的独特历史、风俗习惯及语言的统一,关内关外形成鲜明对比,发源于满洲的乡土娱乐有二人转、秧歌、吉剧、踩高跷。其中踩高跷在古代文献有关渤海国的记述中就有描绘。满洲地区的文化教育设施、教育普及率和升学率在中国属于中等水平。
其中以机械、冶金和军工产业的研究水平较高。满洲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东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满洲总面积为127.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2007年全区总人口为1.203058亿(含内蒙东部),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0%;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是东北地区,但是,作为大地区概念的“满洲”则相当稳固,由来已久。
关东是中国重要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马克思所说的“全亚洲最富饶的地方。”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关东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
满洲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满洲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2012年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满洲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着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自东而西,降水量自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满洲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满洲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
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满洲地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满洲地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满洲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东北地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满洲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曾捕捉到重达3000斤的鲟鳇鱼,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可以捕捉到重达1500斤的鲟鳇鱼和大马哈鱼,水体清洁,野生鱼类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满洲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满洲地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满洲地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1亿952万844人。(2010年)
辽宁
总人口数:43746323占全国人口比重:3.27%人口比2000年下降0.08%
黑龙江
总人口数:38312224占全国人口比重:2.91%人口比2000年下降0.05%
吉林
总人口数:27462297占全国人口比重:2.16%人口比2000年下降0.11%
内蒙古东部:1178.76万
兴安盟:160万
呼伦贝尔市:270万
东北亦称关东,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即“东四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土地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的“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首次从国际法的角度肯定了东北属于中国。关东在古代从东胡、鲜卑、汉人、契丹、女真、蒙古、一直代表亚洲的强权,缔造了半部中国史,近现代成为中国经济和东亚经济的领头羊。
2004年GDP总量1.6万亿元,占全国的11.76%,人口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8%,20年代末期,张作霖、张学良时期东北自主的发展使东北超过长江流域,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东北人民的建设成就国际瞩目。东北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域,是相对独立的地理、经济和军事、文化单元,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民族迁移史简单概括下,其实东北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一直都是开化一批,保守一批,开化的那批强大建国,之后被同化成汉族或者衰落,然后继续被崛起的原本保守的野蛮同胞吊打,野蛮战胜文明,如此反复。东北最早在历史的记载是一个在大兴安岭东边黑龙江一带的叫做“肃慎”的部落,其实这也不是个单一的部落,其实就是一群说着相似语言的部落联盟。
1689年之前清代东北领土。“东北”一词,起源较早,《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东北三省地处中国东北方向,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清朝时期至今也称之为东三省。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北三省来称呼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东五盟)也属于东北地区。
东北和辽东、关东、关外、东北具有前后相继的承接关系,只不过具体所指的地域范围有很大差别。春秋时期燕国在东北建有辽东郡、辽西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燕国故土建立辽东郡,大体范围即今天辽宁省和吉林东南部,秦代长城东起点即为辽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徐达修建山海关,从此东北方向领土即以关东、关外来指代。站在历史学角度来看,东北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东北即全部的东北指代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
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辽东是东北南部的地理概念,一度用来指代广阔的东北地区。历史上的辽东一度包括汉四郡(朝鲜半岛汉江流域以北大部地区)。狭义的东北指代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
199.14万平方公里(含内蒙全区),145万平方公里(含内蒙东部5盟市)
4.96023亿亩(含内蒙全区),4.461168亿亩(含内蒙东部)锡林郭勒盟耕地面积没有统计。
辽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约合6139.35万亩)。
吉林:土地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全省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约合8306.7万亩)。
黑龙江: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全省耕地面积ll98.95万公顷(约合1.798425亿亩)。
内蒙古: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5.51万公顷(约合1.103265万亩),草原面积8666.7万公顷,居全国之首。其中内蒙古东部土地面积46.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42.03万亩。
锡林郭勒盟: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7.2%。人口总数100.6万
赤峰市: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622万公顷(约合1494.33万亩)
通辽市:595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78万公顷(约合1556.7万亩)
兴安盟: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万亩
呼伦贝尔市:25.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1万亩
提到东北人就不得不提东北话,东北话是最能反应人精神状态的语言,也是最幽默生动的一种语言。
东北方言突破地域局限,这些年来。逐步走向全国,说明东北方言有很强的感染力。小品演员赵本山就是媒体传达东北方言的领军人物。1990年赵本山小品登上央视春晚,紧接着黄宏和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与观众见面,东北方言通过春晚成为各方言中最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小品《卖拐》获得2001年“最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小品类一等奖。接着,东北方言剧《刘老根》央视一套播出,立刻奠定了东北方言剧的万人迷身份,忽悠”之后,全国一片“咋整”声…
东北话里有很多独一无二的词,比如东北话对特别不听话人叫“格楞人”“格色”,人长得丑叫“棵碜”,“开关”不叫“开关”,叫“闭火”,“聊天”不叫“聊天”,叫“唠嗑”,打架叫“干仗”,说话慢是“吭呲瘪肚”,“恶心”不叫“恶心”,叫“膈应”,“怎么办”叫“咋整”,“散步”不叫“散步”叫“溜达”,打赌叫“嘎点儿啥地”,“那里”不叫“那里”叫“那旮”,哪儿有事哪儿到的人是“欠儿登的”,对不男不女的人叫“二椅子”,烦人不叫烦人说成“各应人”,一段“俺们那旮都是东北人,俺们那旮盛产高丽参,俺们那旮猪肉炖粉条,俺们那旮都是活雷锋!”,倾刻间广为流传。
有些词在东北话里有独特的词义,如“贼”,不光是“小偷”,也是一个“程度副词”——“很”、“最”的意思。比如说“贼亮”,就是“很亮”的意思;说“贼毙”,就是“最高档”、“最厉害”的意思;说“贼牛”,就是“最牛”、“可牛了”的意思。又如“老”,不是“岁数大”的意思,而是指“最小的”,最小的女儿叫“老闺女”,最小的儿子叫“老疙瘩”。
东北话里有些词有独特的发音,管上“街”叫上“gai”,干“啥”叫干“ha”,“热”叫“ye”,“人”叫“yin”。
东北人说话喜欢攀亲,有一股子亲热劲。东北人家里来了客人不叫来了客人,叫“来戚了”。见着岁数稍大一点的必叫你“张哥”、“王姐”,你的那位就叫“嫂子”、“姐夫”。见着岁数稍小一点的可以叫名字,但称你的那一位必叫“弟妹”、“妹夫”。
东北人说话常带很多俏皮话,谐音、双关、比喻、场景错位等语言艺术运用得很纯熟,往往能够在很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达到幽默、含蓄、风趣、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表达效果。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