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白色念珠菌病

腐物寄生菌引起的疾病

中医病名: 外文名:Candida albicans 别名: 就诊科室: 多发群体: 常见发病部位: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传染性:否 传播途径: 名称:白色念珠菌病 使用方式:外用和口服、静脉使用 菌类:条件致病真菌
白色念珠菌病介绍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一般在免疫力低下和皮肤、黏膜有破损的情况下才可致病,也和长期滥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激素有关,在治疗的时候,要注意消除这些易感因素。用药包括外用和口服、静脉使用抗真菌药物。对于皮肤、黏膜的念珠菌感染,可以外用克霉唑、制霉菌素等外用制剂。大范围的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病等,可以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治疗。[1]

致病概述

致病机理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念珠菌的致病性是相对的。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数量、毒力。在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体内的念球菌呈酵母细胞型,一般不致病。在机体某些生理、病理因素影响下,阴道或阴茎内环境改变,机体抵抗力或免疫力降低时,念珠菌就会大量繁殖发展为菌丝型,侵犯组织,达到一定量时,人体就会发病,引起临床症状。

这些因素通常包括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使用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或改变阴道内环境的情况下,妇女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加,酸性增强,白色念珠菌会繁殖引起念珠菌感染,如阴道炎,故本病常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此菌还可引起龟头炎。

致病力影响因素

念珠菌的致病力和下列因素有关:①粘附力;粘附力与毒力成正比,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强;②两型性形态:当感染时,白念珠菌常呈菌丝型。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③毒素: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种被称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④细胞表面成份;⑤细胞外酶:白念珠菌可产生分泌一些酶,如溶血磷脂酶、磷脂酶和细胞外酸性蛋白酶(CAP)等。其中以CAP最为重要。CAP不仅能水解蛋白质,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具有促进白念珠菌的粘附功能。

相关感染

白念珠菌感染,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细胞上,然后在以上所述的白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膜表面上有白念珠菌的粘附受体,即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种粘附介导体,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M-P)和几丁质。几丁质是(1-3,1-6)β-葡聚糖与N-乙酰葡萄糖受化合物而成的立体空间多聚体;白念珠菌胞壁具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的粘着受体。而这些成分广泛分布于血管壁、炎症和创伤愈合等部位,有极强的粘着性,与白念珠菌粘附后能桥连白念珠菌与宿主细胞间的粘附,使白念珠菌更容易粘附和侵袭宿主。

治疗药物

常用的药物为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具体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治疗

1.制霉菌素可内服和外用。内服,每次50万单位,每日4次。外用为栓剂,每栓为25万单位。

2.氟康唑又名大氟康,一般口服1次,150mg即可生效,但是治愈后容易复发,值得注意。

3.伊曲康唑又名斯皮仁诺,一般每服1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为1疗程。

局部用药

1,2%~4%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用于哺乳前后清洗口腔,以消除能力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呈碱性环境,可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也可用于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2,甲紫水溶液:口腔黏膜以用0.5%浓度为宜,每日涂擦3次,以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和口角炎。

3,氯已定:0.12%溶液或1%热胶局部涂布,冲洗或含漱,也可与制霉菌素配伍成软膏或霜剂,其中亦可加入适量曲安奈德,以治疗口角炎、义齿性口炎等。以氯已定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洗,可消除白色念珠菌的协同致病菌——革兰阴性菌。

中医治疗发法

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加上外受毒邪所致。湿热是内因,而毒邪是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缠绵。日久湿热之邪必然要伤阴,出现阴伤、湿热阻滞的虚实夹杂的证候。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中医又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

中药除菌汤熏洗疗法按照中医内病外治原理,针对女子念珠菌性阴道炎顽疾,精选纯中药材,合理组方,精细配伍而成。使用时将除菌汤煮水后放入木桶内,对阴部患处先熏洗再浸泡,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透过皮肤吸收药力进入血液中,通过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等,改善患处免疫机能,进而达到彻底治愈女子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目的。除菌汤为统治妇女阴道炎症之良药,综观全方,纯中药成分,熏洗除菌(菌指为临床上的女科念珠菌性阴道炎),可谓秘制女科之良药,共奏清利湿热,疏肝解郁,杀菌止痒之功。

湿热蕴结证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表现为阴痒,带下量多,如豆渣样,常伴有心烦,失眠,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患者湿热内蕴,下注肝胆之经脉,湿热生虫,虫蚀阴中,故出现阴痒和带下量多等症状。治疗宜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综合性治疗

对身体虚弱,有免疫缺陷病或与之有关的全身疾病及慢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需辅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综合措施,如注射转移因子、胸腺素、脂多糖等,补充铁剂、维生素等。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